(3)制度因素假说。秦朵利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因素扩展了货币需求函第一章货币与金融调控·5·数,将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Md=f(y,p,Ri,Rf,Rl),其中的Ri,Rf,Rl分别代表了体制约束的因素,此模型表明由计划体制软约束所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是造成货币超常增长的一个原因。
(4)国家能力假说。张杰在秦朵的货币需求函数基础上,加入了“国家能力”因素,将货币函数表示成Md=f(y,λ,Pg),其中的Pg代表了国家能力,这个模型能够解释中国20世纪90年代货币供给量的超高速增长现象。
二、转轨时期中国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和影响因素分析货币供给理论研究货币供给量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凯恩斯是坚定的货币供给外生主义者,他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而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不完全赞同货币供给外生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供给形式上是外生的,而背后则有浓重的内生性特征,货币供给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这些货币内生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基本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变化和金融创新浪漫冲击所产生的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控制能力的问题。卡尔多、托宾、弗里德曼、卡甘等各学派的经济学家,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假定下,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货币供给方程,以期对货币供给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但是在政策主张上,这些货币学派的研究者并没有从货币政策的内生理论出发,得出货币当局应该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而是更侧重于强调中央银行在维持充分就业、保证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