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论》与《夷夏论》相比,其攻击更为粗暴。于是佛教徒也群起反击,刘勰撰《灭惑论》,释玄光作《辩惑论》,僧顺作《折三破论》。一时之间,佛道二教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30])人。他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因家境贫寒而未曾婚娶,依傍著名僧人僧祐,共同相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著有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由于刘勰为文长于佛理,因而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多请刘勰撰之。后奉敕与僧人慧震于定林寺整理佛典,完成后便于寺中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即死去。《三破论》一书,刘勰便著文《灭惑论》予以批驳,其主要论点是:
(1)国之兴亡与佛教无关。秦末之时,中国并无佛教,然义兵四起,灭秦立汉,当此战乱之时,千里无烟,人口大量死亡。西汉之世,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其时中国也没有佛教,可见国之盛衰兴亡与佛教毫无关系。
(2)佛教并不反对孝道,相反,正是求取大孝。三皇以淳朴无服,五帝以沿情制丧,佛教弃俗返真,拔众生出俗世苦难。因此,在家尽孝与出家学道以度双亲这两者权衡轻重,自是后者为重。